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

地球藍正夯

選對顏色,讓品牌更有感覺

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思考品牌與顏色的關係,透過搭配比較柔和的顏色,將過去硬梆梆的企業形象,轉換成跟消費者的閒話家常。

雖然全球經濟正陷入低潮,復甦之路還是遙遙無期,但企業還是得經營,產品還是得生產,要怎麼刺激消費者,讓他們買東西時能覺得開心點,大概是所有品牌商每天在動腦會議上,要想辦法解決的首要問題。

看看世界頂尖的消費性品牌,它們做了什麼對策吧!

過去幾年飽受勞工與環保事件攻擊,導致獲利目標節節下滑的全球最大零售業者威名百貨(Wal-Mart),將於今年九月將它們已經深植人心的海軍藍字樣標誌換掉,改成淡藍色、比較圓潤的小寫英文字體,並且在字樣尾端加上一個鮮黃色的活潑花飾。「我們希望用一個新鮮、創新的圖樣,關心消費者,並且提供快速且友善的服務,」威名百貨發言人布萊克利(Linda Blakley)強調。

「對品牌商來說,經濟因素是今年最大的影響力,」身為美國色彩行銷團體(Color Marketing Group)前任總裁的布萊克利指出,在經濟前景不明下,消費者需要讓他們的生活中多些歡樂,「顏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」每年都會針對色彩進行分析的色彩行銷團體,在年度預測報告中強調,電子藍(electronic blue)搭配學校巴士黃(school bus yellow)、紅色、紫色、橘色與綠色,是未來logo會大量採用的配色,未來亞洲的品牌標誌也會慢慢往這個趨勢靠攏。

就是要更年輕、更友善

○○一年,宏碁曾與朗濤(Landor Associate)合作,將當時沿用十四年之久的標誌換掉,改成現在看到的大、小寫英文混合字樣,顏色也從沉重的藍、紅色,變成藍綠混合的活潑風格。雖然朗濤設計總監傑克(Jack Bredenfoerder)沒有參與這項計畫,但是他強調,去年最具影響力的顏色──綠色,依舊代表永續經營,但是藍色的影響力會越來越重要,並且走入環保的代表顏色中。綠色也會加入少許藍色,調整走向,「請大家想像,從外太空看地球時,看到清澈大海的感覺,那就是象徵環保的地球藍(global blue),」傑克表示。

地球藍不僅代表環保,更具有樂觀的意味。傑克舉兩個國外品牌為例:VicksOman。他認為Vicks的整個色調有兩種地球藍加上白色,加上中間綠混藍的三角標誌,完全符合從外太空看地球的感覺。同樣的,Oman品牌標誌也有這種味道。「這種藍色呈現出來的活潑與能量,能夠融合到世界各地,不會有種族、宗教、文化的衝擊,」他強調,「這種顏色,象徵大家一起工作,一起為地球解決問題。」

因為全球經濟下滑,從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、以及美國總統夫人於就職典禮上的打扮,傑克認為白色風潮會再延續。「白色代表簡單、純淨,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,這些元素格外受到重視,」他舉例,汽車塗裝成白色,人們會感覺跑起來更有效率,「這就讓消費者付帳時,覺得比較開心。」

「這樣的改變,傳達出一個新的訊息:品牌現在想的都是,如何讓自己變年輕、變友善,讓消費者覺得更開心,」傑克於接受《數位時代》專訪時表示,沉重、粗黑的大寫字體,已經不入時,取而代之的是,幾乎全部的小寫字體,搭配比較柔和的顏色,將過去硬梆梆的企業形象,轉換成「跟消費者的閒話家常」,他強調,「這是一種更親切的味道(neighbourly)。」

>>更多精采內容

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

簡單就有創意,不是夢!

從點子的興起,一直到累積成自己的觀點,有什麼簡單又上手的祕訣?
由日本暢銷書作家原尻淳一、小山龍介撰寫《IDEA HACKS!創意工作祕技》一書,
提供89項簡單創意生成術,《Cheers》雜誌整理出23項密技菁華,教你不花成本就能提高創意的生產。

第1步:打造五感思考環境
你是否曾在冗長的會議裡,腦袋一片空白?直到進入休息時間,開窗呼吸、吃了片巧克力,新點子才突然浮現?「思考是種生理現象,」小山龍介強烈建議,不只有大腦,全身上下都會加入絞盡腦汁的構思行列,所以打造適合創意生產的環境更顯重要。

把握早晨沖澡時間。小山龍介相當推崇早上洗澡帶來的戲劇效果,他以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總經理、Wii的創造者宮本茂為例,宮本在訪談中曾提到:「我在泡澡時整理腦中的想法;而泡澡時產生的想法都是正確的。」透過熱水的刺激,似乎能將片段資訊組合成新想法。

準備開始工作的儀式。 像部份文字工作者,在動筆前會先打掃、丟棄不要的資料等,硬要為這些行為下定義的話,可以算是開始工作的「儀式」。小山龍介推薦一個人人適用的儀式:撕毀資料。除了可以消除壓力,還能讓桌面保持乾淨。

遇到瓶頸,挑選單純作業活動來實行。單純作業不僅能讓身體活動,也能讓大腦放鬆,讓想法慢慢成形。最好的單純作業要符合3要件:處於放鬆環境、不需要過多判斷的工作內容、作業活動有適度的節奏感。

碰上困難,直接走到現場。像警察不會關在會議室裡找線索,親上案發現場才能找出端倪。思考陷入瓶頸時,不如起身移動到相關現場,收集第一手資訊,感受環境,一定會有新發現。

播放自己的主題曲。情緒低落,就聽些搖滾樂來提振士氣;相反地,感到輕鬆時,聽些充滿夏威夷風情的歌,感受海浪拍打沙灘的舒暢。

第2步:累積資訊

手機鍊上掛一支原子筆。有句俗語:「筆是比劍還利的武器」,創意的起源來自於紀錄,你可以在3個地方擺放筆:上衣口袋、記事本、包包,不管任何場合,都能維持隨時動筆寫東西的狀態。

把寫下的想法放入名片夾。生活中充斥可用來記事的紙張,問題在於紙條容易因混亂而遺失,該放哪裡保存才好?如果是上班族,名片夾就是個好地方,應該沒人會隨便丟棄裡面的紙張。

用聲音記錄想法: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美國作家西尼‧薛爾頓(Sidney Sheldon),最出名的習慣是能以「口述」完成著作。要學習用聲音記錄,第一要遵守的是「一個錄音檔,一個想法」;另外,這是能邊走路邊進行的事,只要拿出手機,按下錄音功能,隨時都能累積。

盡早丟棄想法備忘錄,做好筆記。備忘錄就像是一條生魚,放在一旁只會降低新鮮度。為了好好活用備忘錄中的想法,不要一味去累積,而是要盡早活用、再把它們丟棄。

如何活用?在捨棄備忘錄之前,先將內容整理成「筆記」,把流動型資訊自動轉換成庫存型。筆記類型有很多,例如在部落格上發表想法或把想法以email發送給他人,當向外公布時,自然會把想法先整理一番。

至於如何管理筆記?大腦很少搞錯時間的先後順序,用「時間軸」來劃分是最好方式。所以在抄寫筆記時,第一個要寫下的就是「日期」,再來是內容標題及相關人物,例如活動出席者姓名,也就先完成資料索引的建立。

第3步:建立資料庫

建立自己的記事本字典。你曾碰到客戶隨口問:這個市場有多大嗎?若當場沒辦法說出,專業度就瞬間降低。到底如何記錄細微的數字?不妨把數據、圖示、數量圖縮小影印貼在筆記本上,把資訊隨身帶著走。

製作資料庫,要思考故事性。以收納名片來舉例,可以用「現在正在往來的人」為故事基礎進行管理,讓資訊不單單只是數字,更能長久留在記憶裡。

第4步:善用思考技巧

如果想法是既有資訊的排列組合,學會基本思考,更能讓累積的資訊,轉換成有用的想法。

找出正反互通的想法、再練習三角技巧。假設今天要設計一項吸引年輕女性的商品,可以從哪裡著手?例如思考兩邊互相對立的概念後,再嘗試以三角方式來進行思考。

學習曼陀羅思考法。先朝四方拓展想法,接著在角落四格填入語詞,能刺激聯想力。

不要先說結論。儘管商業書籍多教導讀者先說出結論,但實際上卻很少有人會這樣說話,就算是好想法,突然下結論,很容易受到持反對意見者的猛烈攻勢。正確順序應是「先確認前提要件,再做結論」,這種方式叫做「封閉問題」,回答只有是、否。

尋找同義詞:不擅長情境思考的人,單純靠文字也能得到靈感。最方便的工具就是使用「同義詞字典」,如有餘力,還可以追溯英文單字語源,你會發現某些單字竟然來自同一語源,這也是靈感來源。

好好利用Google。使用搜尋引擎時常遇到的狀況是:不知道要打什麼關鍵字。這時找出和主題連接的詞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假設歌舞伎的相關詞彙是「很有型」或「很復古」,那就以「歌舞伎很有型」這項詞彙進行搜尋,也可以了解大家對於「很有型」的風格到底是什麼,在網路上洞察使用者的心理。

第5步:決定觀點的位置

向值得尊敬的人學做事方法。由希臘文「模仿」(mimemec)加上英文「記憶」(memory)的合成單字?「迷因」(MEME),相對於遺傳因子DNA,被稱為社會文化的「意義遺傳因子」,譬如日本人會產生日式聯想,就因為受到日本人的迷因影響。把這樣的概念套用在學習上,先找到「知識先驅者」所傳達的訊息,從中偷取對方產生觀點的模式,就可轉化成你的觀點。

矩陣式的乘法計算。讓資訊發揮乘法作用,才能衍生新意義。

改變原有觀點。學會更改主客立場,站在對方立場來思考問題;又或是刻意製造彼此新關係,就能激發新想法。

最後關卡:做出決定

準備好各種企劃 ,到最後一步選擇時,如何確保它是最適方案?

困惑時先向他人求救。和同事吃飯聊天,腦中會突然浮現企劃點子,那是因為說話時,大腦正在進行整理資訊、補充及連結的動作。了解大腦的習慣動作,更要反過來利用,面對各種想法、卻下不了決定時,快找個人來說說話。

好好利用上司。不可諱言,我們的思考模式一直被組織束縛,但老想著被他人管理並不是好想法,要提升自我價值,轉彎讓上司成為你的利用工具:1.上司是有經驗的資料庫,例如可以向他詢問顧客的思考傾向,進而做出決定。2.上司是做決定的提示箱,老闆回饋的意見,會包含公司認為決策該有的思考要件,對你的最後提案也有保障。

舉辦能「做出決定的會議」。1.設定目標,除了腦力激盪,沒有目標就不需要舉行會議;2.設定規則和角色,規定每人發言限制,並找出能扮演鼓勵發言或故意批評的角色;3.使用工具緩和會議氣氛,可以準備零食,又或是改到頂樓或戶外開會。


本文摘錄PC-HOME電子報(快樂工作報)

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

雅虎/PChome/樂天爭搶e化輔助網路開店大餅

看好政府投入預算帶動的網路開店風潮,國內三大網路開店平台紛紛推出方案,希望以此吸引更多人加入其網路商店平台。

政府投入1億元預算輔導商家e化,看好所帶來的網路開店潛在商機,Yahoo!奇摩、PChome online、樂天市場也推出相關方案,搶食開店e化大餅。

經濟部商業司今年投入1億元預算,擬輔導今年新開店商家導入e化改善經營,每個店家最高可獲得3萬元補助款,最終將輔導2800家新開店業者導入e化經營,並委託電腦公會受理申請。

國內三大網路開店平台Yahoo!超級商城、PChome online商店街,及樂天市場也分別祭出方案,希望搶攻這波e化開店商機。

Yahoo!推出「精鑽3+3方案」,只要店家加入超級商城15個月(開辦費及月費共6萬元),Yahoo!超級商城會代店家向政府申請最高3萬元的e化補助款,另外,Yahoo!也會贈送價值3萬元的超級商城首頁廣告,並在Yahoo!首頁上設立e化店家專區廣告。

至於PChome online商店街強調導入其成熟的PChome電子商務金流、物流等資源,輔導店家開店相關技術課程、商品拍攝客製服務、客服簡訊等等,並由該公司董事長詹宏志,及開店達人為店家說明成功經驗。保證加入的店家2個月開店,並且與Yahoo!一樣代向經濟部申請最高3萬元的輔助款。

樂天市場則祭出第一年免費在樂天市場開店的活動,並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、大同大學合作,利用日本樂天的開店經驗,結合學校教育輔導傳統店家e化開店,預計一年輔導300個傳統店家e化。

根據資策會預估,今年國內網購市場將較去年成長3成,總規模將達到3116億元。其中B2C市場將達到1688億元,較去年成長26.5%。

業者預期今年台灣網路購物市場會較去年成長3成以上,這波不景氣下政府輔導的e化開店預期進一步刺激整體市場的成長,因此透過網路開店平台匯聚的高網路流量吸引想要開店的商家。